《独一无二》国语中字完整/加长版阿里云盘「BD1080P/3.9G-MKV」迅雷资源在线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十七岁的她站在无声与有声世界的交界处
五月的第一天,一部叫做《独一无二》的电影要和大家见面了。导演王沐带着他的新作品,讲述了一个特别又普通的故事——17岁女孩喻延的生活。
喻延这个角色有点特别。她生活在一个听障家庭里,是家里唯一能听见声音的人。想象一下,每天回家推开门的瞬间,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家里人和她交流要靠手语,而走出家门,她又得切换回”有声模式”。张婧仪在成都路演时说,喻延就像一座桥,连接着家里那个安静的世界和外面嘈杂的世界。这个比喻挺贴切的,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角色的处境。
电影里最打动人的可能就是喻延面临的抉择了。一边是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一边是放心不下需要她”翻译”世界的家人。蒋勤勤在路演时聊到这个话题,说父母其实都希望孩子能飞得更远,但真到了分别的时候,那种不舍又是实实在在的。这话说得特别实在,让我想起自己离家时的场景。
4月23日那天,成都成了这部电影路演的第一站。导演王沐带着张婧仪和蒋勤勤去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现场可热闹了。张婧仪和学生们比赛画画,结果蒋勤勤还当起了评委,最后选中了张婧仪的画。后来她俩还客串了一把”一日站长”,点了两首歌——《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和《蓝莲花》。选这两首歌挺有意思的,一首是青春的味道,一首是自由的向往,跟电影里喻延的心境特别搭。
王沐导演在路演时说了一段话,我印象挺深的。他说喻延的家庭看着特殊,其实和所有普通家庭一样,都得面对成长带来的阵痛和选择。这话说得特别对。想想看,谁年轻的时候没为”是留在父母身边还是出去闯荡”纠结过?只不过喻延的情况把这个选择放大了而已。
张婧仪谈到演这个角色的感受时说,虽然喻延要承担很多,但她能从家人那里获得特别纯粹的爱,这种爱让她觉得幸福。这话让我想起电影里的一些细节,比如喻延用手语和家人吵架后,还是会默默帮他们解决和外界的沟通问题。这种又爱又无奈的相处模式,很多家庭都能找到影子。
电影的名字叫《独一无二》,导演对学生们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不用和别人比较。这话放在喻延身上特别合适——她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但她的困惑和勇气又是那么普遍。站在成年门槛上的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家人的责任,这些情绪谁没经历过呢?
看预告片的时候有个镜头特别戳我:喻延站在铁路岔道口,一边是回家的路,一边是通往远方的轨道。风吹起她的头发,她站在那儿看了好久。这个画面把电影想说的都表现出来了——成长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而每个选择都意味着得到一些,失去另一些。
5月1日电影就要上映了,听说成都是路演第一站,后面还会去其他城市。要是主创们能来我们这儿就好了,真想现场听听他们聊拍摄时的故事。尤其是张婧仪怎么学习手语的,还有蒋勤勤演的母亲角色有什么特别的设计。不过就算没机会见到主创,光是冲着这个讲述”普通特殊家庭”的故事,也值得去电影院看看。
毕竟,我们可能没有喻延那样的特殊家庭,但谁不是在某些时刻,站在属于自己的”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之间徘徊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