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哪吒:全球“出圈”与“出海”之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部电影不仅在北美首映礼上大放异彩,而且票房成绩也相当惊人,截至2月12日,总票房已经突破了93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上名列第五。从2月13日开始,这部电影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陆续上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美国,华人邓煊体验到了抢票的紧张刺激,纽约罗兰岗电影院的预购票在一周前就已经售罄了。《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在美国就已经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这次的续作更是热度爆炸性增长。
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对《哪吒2》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这部电影吸引了众多观众,这表明中国电影在“讲好故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也提到,中国大片的规模与创新力正在重塑全球电影市场格局。
《哪吒2》的故事蓝本来自于《山海经》《封神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影片中体现了中国式审美,比如国画风格、流转镜头感构图,还有非遗呼麦、唢呐和贵州侗族大歌等配乐。近年来,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产动画人气居高不下,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代表。
在技术和制作方面,《哪吒2》包含了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有138家动画公司参与制作。他们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实现了对中国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影片在国际市场获得的认可,也成为中国动画工业由“外部代工”向“原创技术输出”转型的缩影。
中国现存动漫相关企业超过600万家,其中成立在三年以内的企业数量占据了大多数。《哪吒》系列电影制片人刘文章认为,中国电影的成功是国家政策、市场实力和观众选择三重作用的结果。
哪吒的故事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核,改编后的哪吒突出特点是“不认命、打破成见”的信念。影片中的情感元素,如母爱、父爱、追求平等,使各年龄段观众都能在观影中找到共鸣。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哪吒2》的“开门红”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蓝海、电影工业的广阔发展空间和人们对国产大片的热情,将推动创造更多优秀国产动画并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画,它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