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队4》口碑票房双降,观众为何不再买账?

《美队4》口碑票房双降,观众为何不再买账?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美国队长4》在内地上映,票房和口碑都有点让人失望。票房才9961万,预测最终也就1.05亿,评分网站上4万人打出5.2分,这在漫威电影里算是比较差的了。北美那边情况也差不多,首1亿美元,但第二周就跌了68.3%,比《美国队长3》的4.08亿差远了,创下系列首周票房最低纪录。
电影里,新一代美国队长山姆·威尔逊好像不太受观众待见,尤其是那些没看过《猎鹰与冬兵》的。而且,反派罗斯总统换成了哈里森·福特演,观众得重新适应这个角色。剧情上,感觉和第二部差不多,没什么新意,场面也没啥让人印象深刻的。
《美队4》口碑票房双降,观众为何不再买账? -1
说到漫威电影宇宙,现在好像有点创意枯竭,质量也在下滑。《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之后,这问题就越来越明显了。漫威需要新的超人气角色来吸引观众,但黑豹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去世,这让漫威的计划受到了影响。他们选择了保守的创作策略,像《蜘蛛侠:英雄无归》就挺成功的,但其他续集,比如《雷神4:爱与雷霆》和《银河护卫队3》,感觉就是在榨干IP的价值。
漫威现在太依赖多元宇宙的了,叙事复杂,缺乏共鸣,被批评为“彩蛋堆砌,主线空洞”。他们的剧集质量也不怎么样,传播度有限,和电影的联动也失效了。特效质量也在下滑,比如《雷神4》里有些镜头特效看起来挺廉价的。
《美队4》口碑票房双降,观众为何不再买账? -2
市场对超级英雄题材好像没那么感兴趣了,这也影响到了漫威电影的海外票房。他们的发行策略也有问题,比如“内容洪流”策略,导致资源分散,品质失控。电影排期也不太合适,比如《头脑特工队2》和《死侍与金刚狼》上映间隔才一个月。
要想打破现在的僵局,漫威得在内容上革新,回归角色塑造优先,放弃多元宇宙主导的“彩蛋经济学”。故事叙事门槛得降低,减少对剧影联动的依赖。可以考虑对尺度的进一步放宽,给创作者更多的创作自由。漫威需要把创作主权还给导演,故事重心放回角色,避免依赖“续集+彩蛋”的套路。
《美队4》口碑票房双降,观众为何不再买账? -3
总的来说,《美国队长4》的票房和口碑问题,其实是漫威电影宇宙目前面临的挑战的一个缩影。他们需要找到新的方向,才能重新吸引观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007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