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幸福的人》终极海报预告:南吉逆光改写人生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带着罕见病女儿返乡的妈妈,让我在电影院哭湿了三张纸巾
《追幸福的人》这个片子,我是在艺术院线专场的午夜场看的。散场时发现前排几个姑娘的睫毛膏都晕开了,我自己攥着的纸巾早就湿得能拧出水来。导演祝捷花了八年跟拍纪录片攒出来的故事,果然比那些闭门造车的剧本狠多了。
南吉演的巧巧刚出场时,你会以为这是某个小镇奶茶店的老板娘。她给女儿茯苓梳头时哼着跑调的儿歌,在菜市场为了两毛钱和摊主磨嘴皮子。直到镜头扫过她床头那摞比字典还厚的病历本,你才突然意识到——这个总在笑的女人,正拖着女儿做过八次手术的身体,在生活的沼泽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
最扎心的那段是茯苓半夜发病。巧巧抱着滚烫的孩子冲进县医院,值班医生瞥了眼病历就说”这病我们治不了”。镜头从急诊室的蓝色帘子后面拍过去,巧巧的背影在簌簌发抖,但她转身时居然还能对女儿做鬼脸:”妈妈给你变个魔术,数到三就不疼了。”后来才知道,南吉为了这场戏去儿童医院当了半个月志愿者,那些哄孩子的招数都是从真实病患妈妈那儿偷师的。
梁戟演的丈夫天冬特别真实。这个在北京工地搬钢筋的男人,每次视频都躲在工棚的阴影里,生怕妻女看见他结着血痂的手指。有场戏是他偷偷回来,看见巧巧在早点摊前忙得脚不沾地,女儿趴在油腻的塑料凳上写作业。这个一米八的汉子就蹲在马路对面哭,哭完把三个月工资塞进信封,让老乡转交时谎称是”老板发的奖金”。
影片里那些细节真实得可怕。茯苓的矫正支具会磨破皮肤,巧巧就往里面缝一层旧秋衣的棉布;天冬寄回来的汇款单永远比承诺的少两百,那是他留着买止疼片的钱。导演把纪录片里那些真实家庭的生存智慧全揉进去了,连菜市场鱼贩往塑料袋里灌水的动作都跟现实里一模一样。
南吉的表演简直是在玩命。为了演出巧巧产后发胖的样子,她硬是把自己吃成150斤,后来拍返乡戏份又减到110斤。最绝的是有场雨戏,她拖着买菜车在泥泞里追公交车,车开走后突然蹲下来捡散落的土豆。那个背影让我想起自己加班到凌晨,蹲在便利店门口捡滚落的饭团的瞬间。
这片子的海报设计得很妙。橙色渐变的背景里,巧巧推着茯苓的轮椅往亮处走,影子却朝着相反方向延伸。就像现实里我们总是嘴上说着”会好的”,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日子有多难。但导演偏偏让这对母女走到了光里,茯苓的轮椅轱辘在海报上压出两道金灿灿的轨迹。
散场后我在厕所隔间平复了好久。不是因为故事多惨,而是突然想起上周在社区医院,看见个女人边哄发烧的孩子边改PPT。当时觉得心酸,现在才懂那其实就是”逆光生长”——就像电影里巧巧说的:”日子从正面看是病历本,翻过来就是记账本,横竖都得一页页往下写。”这片子3月25日要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建议准备三张纸巾,一张擦泪,一张擤鼻涕,剩下一张攥在手心里掐出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