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实力派对决,心理战生死较量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蛛丝马迹》这部2021年上映的犯罪悬疑片,导演约翰·李·汉考克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充满心理博弈的猫鼠游戏。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乔·狄肯是个经验老到的郡巡警,本来只是回洛杉矶执行个简单的证据收集任务,结果一脚踩进了连环杀人案的泥潭。跟他搭档的是拉米·马雷克演的吉姆·贝克斯特,这小伙子在警局里是出了名的规矩人,西装领带一丝不苟,查案连证据袋都要摆得整整齐齐。
电影开场就是场让人喘不过气的戏——狄肯在高速公路上追捕嫌犯,那老家伙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掏枪顶着人质太阳穴。华盛顿演这种老油条警探太有说服力了,你看他边嚼口香糖边跟歹徒唠家常,突然一个箭步上去就把人撂倒了。这种”野路子”做派让贝克斯特看得直皱眉,他俩第一次见面就火药味十足,一个觉得对方太莽撞,一个嫌对方太教条。
杰瑞德·莱托演的艾伯特·斯帕玛绝对是近几年银幕上最瘆人的反派之一。这哥们出场就透着股邪性,在宠物店上班天天跟小动物打交道,转头就能面不改色地跟警察讨论凶杀细节。有场戏特别绝,他故意在警局审讯室里哼小调,手指在桌面上敲着《玛丽有只小羊羔》的节奏,而这首歌正好是某个受害者的手机铃声。莱托把那种”我知道你们拿我没办法”的挑衅感演得让人牙痒痒。
随着案子推进,你会发现贝克斯特这个”乖学生”藏着不少问题。他办公室抽屉里锁着受害者照片拼成的线索墙,半夜偷偷摸摸去翻垃圾箱找证据。最精彩的是他和狄肯在车里的对峙戏,马雷克眼睛里的血丝和发抖的手指头,把个逐渐崩溃的警探演得活灵活现。华盛顿这时候反而成了踩刹车的那个人,有句台词特别戳心:”你以为我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的?就是学会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电影里那些查案细节做得特别真实。比如他们发现所有受害者指甲缝里都有同种红色纤维,结果查出来是种高档地毯;又比如斯帕玛总在犯罪现场留下些圣经金句,但仔细看全是拼写错误的。这些蛛丝马迹串起来的时候,你会跟着主角一起头皮发麻。
要说这片子最狠的,还是把警察办案时那些不能说的秘密都给抖落出来了。狄肯有套自己的”直觉办案法”,经常游走在法律边缘;贝克斯特表面反对这套,最后却比他老师走得更极端。有场雨夜戏特别震撼,贝克斯特举着枪逼斯帕玛认罪,华盛顿在远处喊他名字那声,简直能把银幕撕开道口子。
拉米·马雷克这次完全颠覆了《波西米亚狂想曲》里那个优雅的弗雷迪,他把个精英警探堕落成私刑者的过程演得层层递进。特别是结尾那场戏,他坐在警车里看着后视镜,眼神从愤怒到茫然再到绝望,不用台词就把人物弧光演圆了。
这片子最近在CCTV-6重播,周六晚上十点多那场看得最带劲——深夜看犯罪片本来就够刺激,更别说华盛顿和马雷克那些火花四溅的对手戏。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狄肯总爱在犯罪现场吃糖果,而贝克斯特从来不吃,等到最后半小时你会发现,这个习惯居然成了破案关键。这种埋线索的功夫,不愧是拍过《盲点》的约翰·李·汉考克。
要说遗憾的话,可能就是莱托的戏份少了点。这反派太有魅力了,每次出场都像往剧情里扔个炸弹。他最后那场独白戏,坐在审讯室里慢悠悠地讲自己怎么选猎物,背景音是警局嘈杂的对讲机声,看得人后背发凉。看完这片子最大的后遗症就是,现在路过宠物店都要多看两眼店员——谁知道会不会藏着下一个斯帕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