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二部》12.25亿完美收官,乌尔善感恩发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银幕之旅
大年初一那天,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攥着《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电影票,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飘散。这部从1月29日一直放映到3月31日的电影,在银幕上整整停留了61天,最后带着12.25亿元的票房成绩,和观众说了再见。
记得电影刚上映那会儿,社交媒体上到处都在讨论姜子牙的造型。有人说这次的姜子牙比第一部更有仙风道骨,特别是他站在西岐城头,手里那把打神鞭闪着金光的样子,简直就像从古画里走出来似的。还有观众专门数了数,整部电影里姜子牙一共换了七套衣服,每套都精致得不像话。
西岐城的那场大战拍得是真带劲。纣王的军队黑压压地涌过来,镜头从城墙上往下拍,那些士兵就像蚂蚁一样多。雷震子展开翅膀飞过战场的时候,整个影厅里都是”哇”的惊叹声。有个坐在我前排的小男孩,看到申公豹变出三头六臂的时候,直接从他爸爸腿上蹦了起来。
导演乌尔善后来在采访里说,他特别在意观众对电影里那些神仙打架的场面怎么看。毕竟封神榜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三千多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姜子牙和妲己。他说有一次在影院门口,听见两个观众为了杨戬的兵器到底是三尖两刃刀还是方天画戟争得面红耳赤,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电影里有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姬发在决定要不要出兵帮姜子牙的时候,有个长达三分钟的独角戏。镜头就怼在他脸上,你能看见他眼睛里闪着泪光,眉毛微微发抖。这场戏拍完的时候,听说演姬发的那个演员直接虚脱了。后来乌尔善在微博上说,这场戏他剪了又剪,最后还是决定把整个长镜头都留下来,因为”观众值得看到演员最真实的挣扎”。
说到特效,龙须虎出场那段真是绝了。这个在原著里就几句带过的神兽,在电影里变成了一只比房子还大的老虎,胡须真的像龙须一样会自己飘。有场戏是它驮着黄天化在云海里跑,那些云彩被它踩得四处飞溅,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一直伸手想摸,结果当然只摸到了空气。
票房过十亿那天,剧组发了段幕后花絮。视频里乌尔善蹲在绿幕前面,手里拿着个玩具模型在比划,跟特效师说”我要的是那种既像水墨画又像敦煌壁画的光晕效果”。现在想起来,电影里那些神仙出场时背后的光圈,确实跟别的特效片不太一样,有种很中国的味道。
记得最后一场放映结束的时候,放映厅里有人鼓掌。银幕上在放演职员表,背景音乐是那段古琴加电子乐的混搭。清洁工阿姨拿着扫把站在过道上等着,但没人急着走。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掏出手机,把片尾曲录了下来。后来我在豆瓣上看到他的评论,说这是”给三千年前老祖宗故事的一份现代情书”。
乌尔善说下部见的时候,用的是”咱们”这个词。他说”咱们封神第三部见”,好像观众早就是剧组的一员似的。现在想想,这61天里,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姜子牙一起经历了那场西岐大战。有人在微博上画同人图,有人写长分析帖考证服装细节,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二刷三刷,就为了多看几眼雷震子飞翔的镜头。
3月31日晚上最后一场放完,首都电影院的大厅里摆了个封神角色的立牌。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站在妲己立牌旁边自拍,闪光灯亮起来的瞬间,立牌上的妲己好像在笑。这大概就是乌尔善说的”电影世界因观众而完整”吧——三千年前的故事,到底是在这些闪光灯和笑声里,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