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影讯:老友新颜,谁最令你期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四月的电影院可太热闹了,光是新片就有二十多部排队等着上映。我前两天刚听北师大任晟姝老师聊这个事儿,她说四月简直就是电影圈的”试验田”,什么新鲜玩意儿都能冒出来——新人导演带着处女作亮相,海外冷门佳片突然空降,就连那些十几年没动静的老导演都带着新作品杀回来了。
说到老导演的新作品,冯小刚这次不拍贺岁喜剧了,带着赵丽颖搞了部《向阳·花》。这片子可真实在,讲的是个刑满释放的女人怎么在社会上重新找活路。预告片里有个镜头特戳心:赵丽颖蹲在城中村巷子口,背后墙上”办证”的小广告都褪色了,她手里攥着刚买的馒头,眼神比水泥地还灰。听说冯导为了这片子,专门去女子监狱蹲了俩月,跟那些即将出狱的女犯唠嗑。
日本那边也没闲着,《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要登陆国内院线。导演鹤卷和哉这回玩大了,把元祖高达的机械美学跟赛博朋克搅和在一起。我查了制作特辑,他们居然用3D打印技术做了个等比例驾驶舱,连操纵杆上的磨损痕迹都复刻得跟79年动画里一模一样。最绝的是新设计的”时空撕裂炮”,发射时整个银幕会裂开成马赛克,这视觉效果在IMAX厅看估计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好莱坞那边来了个有意思的,《此心安处》听着像文艺片,其实是汤姆·汉克斯演的房子”成精”了。这老房子看着住户换了一茬又一茬,自己从维多利亚风格慢慢变成赛博公寓。有个片段特逗:汉克斯用壁炉烟囱当扩音器,跟新搬来的00后租客吵架,因为人家要把他的雕花楼梯改成滑梯。原著漫画在欧美火得不行,不知道泽米吉斯这次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年轻导演也没掉队。曾海若的《阳光照耀青春里》让肖央演秃头程序员,这人设光看海报就够惨的——地中海发型配格子衫,坐在工位前啃冷掉的煎饼。但预告片里有段超现实戏码:他写的代码突然变成金色光线,把整个写字楼裹成了蚕茧。这片子据说拍出了IT民工的诗意,不知道能不能成下一个《宇宙探索编辑部》。
最让我意外的是《东四十条》,俩新人导演拍找鸽子的故事。钱赓和杨凯航骑着老式二八自行车,在北京胡同里钻来钻去,墙上”拆”字写得比鸽子脚印还多。有个长镜头绝了:鸽子突然落在故宫角楼,镜头跟着掠过景山万春亭,最后定格在CBD玻璃幕墙上的倒影。这调度根本不像处女作,倒像是憋了十年的大招。
老片子也来凑热闹,《热烈》和《速度与激情7》要搞分线重映。听说这次《速7》的4K修复版,保罗·沃克那段告别戏用了AI重制,连他睫毛在风里的颤动都还原了。不过影迷们吵翻了天,有人说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有人觉得像数码招魂。
正好赶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放话说要搞”沉浸式展映”。有部芬兰纪录片要在水立方播,观众得穿着泳衣躺在气垫上看,说是要体验北极冰川融化的感觉。论坛环节更绝,请了《奥本海默》的特效团队来聊核爆镜头怎么做,结果发现他们真跑去内华达州核试验场遗址采风,用盖革计数器录了背景辐射当音效。
任老师说四月这市场就像个什锦火锅,春节档的肉丸子还没消化完,五一档的新鲜菜又下锅了。我翻排片表发现个有趣现象:每周三都有部小众文艺片悄悄上映,估计是片方算准了工作日来看片的都是真影迷。最离谱的是有部捷克动画排在了凌晨一点场,海报上明目张胆写着”献给失眠的孤独灵魂”。
现在电影院可算活过来了,据说有的影院经理半夜都在调排片,因为预售数据每小时都在变。我常去的那家影院,爆米花机都换成双锅的了,还是架不住周末排队。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现在买票APP上除了选座,还能看到同场次观众的平均观影数——上周我看《高达》那场,系统显示”本场影迷平均看过217部科幻片”,好家伙,这压力比期末考试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