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吸血鬼日记》作者病逝,享年66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创造了斯特凡与达蒙的女人走了:L.J.史密斯的吸血鬼王国与现实人生
三月的加州阳光依旧刺眼,但L.J.史密斯再也看不见了。这位用打字机敲出《吸血鬼日记》最初篇章的作家,在3月8日这个本该属于女性的节日里,永远合上了她那双总是闪烁着奇思妙想的眼睛。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取代了她书房里常年萦绕的薰衣草香,66年的人生戛然而止,留下无数书迷对着书架上泛黄的初版小说发呆。
记得第一次翻开《吸血鬼日记》时,神秘瀑布镇那潮湿的雾气仿佛能从纸页间漫出来。L.J.史密斯笔下的斯特凡不是现在荧幕上那个忧郁的美男子,而是个会为了一本绝版诗集在古董店门口徘徊整天的文艺吸血鬼;达蒙也不只是邪魅狂狷的代名词,他那些刻薄话里藏着十九世纪绅士才会用的古老俚语。这些细节像散落的血珠,在L.J.史密斯笔下连成令人着迷的轨迹——她总说真正的吸血鬼就该带着棺材里的霉味和上个世纪的语法习惯。
朱莉・迪沃拉现在一定很孤独。她们相伴三十年,比《吸血鬼日记》里任何一对CP都要长久。媒体总爱用”伴侣”这个冷冰冰的词,但熟悉L.J.史密斯的人都知道,朱莉是她深夜写卡文时的第一读者,是签售会时默默在后面整理书堆的影子,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作时那个把止痛药和热毛巾准备好的人。去年冬天L.J.史密斯病情恶化,朱莉把书房改成了病房,在输液架旁支起折叠桌让她继续写作。那些未完成的手稿现在还摊在桌上,最后一页的句号只画了半个圆。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种残忍的玩笑——你的身体突然开始攻击自己。L.J.史密斯曾经在博客里写:”就像我创造了善良的斯特凡和邪恶的达蒙,现在我的白细胞也在自相残杀。”她总能把最痛苦的事情说得像吸血鬼传说一样充满隐喻。治疗期间她掉了大半头发,却坚持戴着夸张的紫色假发参加签售会;手指关节肿得握不住笔,就用语音输入继续写外传。直到住进加州那家医院的最后时刻,护士还看见她在平板上修改《幽灵阴影》的章节。
现在电视剧第八季都完结了,可有多少人记得原著里埃琳娜第一次遇见萨尔瓦托兄弟的场景?那是在神秘瀑布镇的老橡树下,斯特凡的西装口袋里藏着1884年的银怀表,达蒙的皮鞋沾着横跨大西洋时沾上的冰岛火山灰。L.J.史密斯总爱在这些地方埋彩蛋,她说吸血鬼的魅力就在于”活着的博物馆”特质。可惜后来的编剧们忙着制造三角恋冲突,把这些细腻的历史感都冲淡在了血浆和床戏里。
粉丝们在推特上发起#ThankYouLJ话题时,有人上传了1991年的初版小说照片——封面上埃琳娜的金发像流动的阳光,完全不是后来电视剧里那个棕发女孩的模样。这提醒着我们,在凯特琳变成凯瑟琳之前,在克劳斯还没成为混血始祖的时候,是L.J.史密斯先让这些名字有了温度。她总开玩笑说自己的小说是”给青少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同人文”,但谁都知道,没有她笔下那个哥特与青春交织的世界,就不会有后来席卷全球的吸血鬼文化浪潮。
加州医院的窗外应该能看到太平洋吧?不知道L.J.史密斯最后的目光有没有落在海平线上。那里像极了神秘瀑布镇永远弥漫的暮色——属于吸血鬼的蓝调时刻。现在她的推特永远停更在2月14日,那条写着”情人节快乐,记得今天也是斯特凡第一次喝下血袋纪念日”的动态下面,挤满了新留言。有人问:”在天堂会遇到你创造的吸血鬼吗?”或许她会像埃琳娜那样狡黠一笑:”不,他们应该在地狱开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