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首推电影公开课:美术、摄影与表演

北影节首推电影公开课:美术、摄影与表演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光影课堂里的秘密:听霍廷霄叶锦添们聊电影那些事儿
北京国际电影节今年整十五届了,赶上电影130年、中国电影120年的节骨眼儿,组委会憋了个大招——把电影幕后那些真正干活儿的大佬请到台前开课。这可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学术讲座,你听听这些课程名字就知道有多带劲:霍廷霄和叶锦添要掰开揉碎讲”东方美学”,鲍德熹准备把摄影机拆开了给你看光影魔术,陈数则要抖搂从舞台到银幕的表演私房秘籍。
北影节首推电影公开课:美术、摄影与表演 -1
先说美术指导这堂课。霍廷霄是谁?《英雄》里那些泼墨般的战场是他铺的,《十面埋伏》里竹林追杀戏的每片竹叶位置都得过他眼。这次他带着新作《满江红》的创作手稿来,现场解密怎么把山西大院的灰砖青瓦拍出悬疑片的压迫感。更绝的是叶锦添,这位给《卧虎藏龙》造梦的香港美术指导,会展示他设计的二十多版玉娇龙戏服草图,告诉你为什么最终选定那套湖绿色——”因为章子怡在竹林顶上打斗时,这颜色能让观众分不清她是人是竹叶”。
转到鲍德熹的摄影棚就更热闹了。老爷子直接搬来《如果·爱》里用过的轨道车,演示怎么用三盏灯把周迅的脸拍出冰裂纹瓷器般的质感。”很多人以为拍歌舞片灯光越亮越好,其实最见功力的恰恰是阴影部分。”他随手调暗两档光圈,投影幕上金城武的特写立刻从偶像剧变成了文艺片,”看见没?同样的脸,光影差半格,故事就全变了。”最逗的是他吐槽现在年轻人太依赖后期:”我拍《孔子》时用丝绸反射光给周润发补轮廓光,现在都靠PS画,难怪演员抱怨镜头吃妆。”
北影节首推电影公开课:美术、摄影与表演 -2
陈数那场绝对是最有现场感的。这位话剧出身的女演员带着《长安道》里分饰两角的剧本笔记,示范怎么用同一个身体演出母女两代人的差异。”女儿说话时我习惯让台词在唇齿间多停留半秒,母亲则要把声音从胸腔直接推出来。”她突然切换两种声线,现场观众顿时起鸡皮疙瘩。最精彩的是即兴环节,她让观众随便报情绪词,三秒内就能用微演绎”隐忍的狂喜”或”克制的绝望”,把方法派和体验派的技巧拆解得明明白白。
有意思的是这三堂课暗藏玄机。霍廷霄讲美术时会突然指着某张场景图说:”这个构图其实是给鲍老师摄影留的呼吸空间”;而鲍德熹放未调色素材时,观众才发现陈数表演时连瞳孔焦距都有设计——她早就把美术设计的空间感和摄影的光位算进表演里了。这种环环相扣的默契,比任何教科书都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电影是集体创作”。
北影节首推电影公开课:美术、摄影与表演 -3
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这些平均从业三十年的老电影人坚持用最原始的方式传道:霍廷霄带了一箱子布料小样传着看,叶锦添现场演示怎么用宣纸折出唐代头饰,鲍德熹甚至让观众轮流从取景器里看打光差异。有个细节特别动人:陈数讲到某次重场戏前,发现道具组准备的茶杯花纹与角色年代不符,全组停机等了两小时——”好电影就是由这些较真瞬间堆出来的”。或许这就是电影节最该留下的东西:不是红毯上的闪光灯,而是这些能让普通观众突然看懂门道的”哇塞时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351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