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双面女性:极地寒夜的展现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没有人喜欢黑夜》这部2015年的片子,看完让人心里堵得慌。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堵,是像北极的风钻进骨头缝里那种细密的冷。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把镜头怼在朱丽叶·比诺什脸上拍,她演的那个探险家老婆约瑟芬,睫毛结着冰碴子还在念叨”我丈夫需要我”的时候,你就知道这女人要完蛋。
故事是真事儿改的,1908年那个叫罗伯特·皮尔里的北极探险家失踪了,他老婆约瑟芬愣是带着补给队往极夜区冲。电影里有个镜头特别绝:她穿着鲸骨裙撑的礼服陷在雪地里,像只被钉在标本板上的极乐鸟。后来同伴全死了,她在丈夫留下的小木屋里撞见菊地凛子演的因纽特女人阿拉卡——这姑娘正挺着大肚子,肚里孩子管约瑟芬该叫”大娘”。
两个女人在永夜里熬日子那几场戏看得人头皮发麻。约瑟芬教阿拉卡用银餐具,阿拉卡转手就拿刀去剥海豹皮;比诺什每次看到对方隆起的肚子,手指头都会无意识揪自己裙边。有场戏是极光突然出现,阿拉卡光着脚跑出去仰头哇哇叫,约瑟芬站在窗前死死攥着《圣经》,玻璃上映出她扭曲的脸。这时候配乐就几声冰层开裂的动静,听得人后槽牙发酸。
导演把殖民者的遮羞布撕得挺狠。约瑟芬发现丈夫的探险日记里写满对阿拉卡的欲望,她第一反应是把本子锁进皮箱,结果阿拉卡直接拿它生火。最讽刺的是结尾,约瑟芬被救援队接走时,阿拉卡在冰原上产子,镜头从雪橇犬的视角拍过去,两个女人隔着一片血泊对望,比诺什那个眼神绝了——刚开始是恨,后来变成恐惧,最后居然是羡慕。
这片子争议挺大,有人说导演太贪心,又想骂殖民主义又想搞女性觉醒。但那些实拍的北极镜头真没话说,朱丽叶·比诺什有场戏是徒手挖冻僵的补给队员,指甲盖翻起来都没停,血珠子冻在手套上像红珊瑚。菊地凛子更绝,她不用台词,光靠吃生海豹肝时喉结的蠕动就能让你明白什么叫”活着”。
有个细节我记到现在:约瑟芬总带着个镀金茶壶,后来茶壶被阿拉卡改成油灯,救援队来接人那天,油灯滚在雪地里,火苗居然还没灭。这片子就像那盏灯,看着温吞,烧的是两百年的殖民史。建议看的时候备条毯子,不是防冻,是防心里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