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影视中的“积极老龄化”

《我的后半生》:影视中的“积极老龄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教授开始相亲:那些藏在黄昏恋里的生命
“沈教授,您这条件找老伴儿,得按着二十岁的标准来!”社区红娘这句玩笑话,让刚失去妻子的退休教授沈卓然差点打翻茶杯。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开篇就是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这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文学教授,面对相亲市场就像个迷路的小学生。
《我的后半生》:影视中的“积极老龄化”
沈卓然的第一位相亲对象是医院护士长连亦怜,见面地点选在了老年大学舞蹈教室。当连护士长利落地示范标准探戈步时,沈教授却盯着对方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血压计走神——这像极了他批改论文时用的红色钢笔。两人最终因为”要不要把照片收进抽屉”吵得不可开交,连护士长临走时给他测了个血压:”158/96,您这情绪管理还不如我们ICU的病人。”
天文学教授聂娟娟的出现像颗流星划过沈卓然的生活。她在老年合唱团教大家唱《好一朵茉莉花》,却坚持要把”满园花开”改成”银河璀璨”。沈教授永远记得那个傍晚,聂教授指着晚霞说:”看,那是参宿四爆发的余晖,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六百年前的光。”后来她在体检报告出来那天不告而别,只留下一本《牡丹亭》折子戏选段,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那页夹着张字条:”春光比超新星还短暂”。
最戏剧性的要数化妆师乐水珊。她坚持给沈教授化全妆才肯约会,说这是”对衰老最基本的反抗”。当沈教授顶着眼线和腮红坐在咖啡馆,撞见带学生来调研的前同事时,乐水珊突然掏出卸妆湿巾:”擦了吧,我知道您心里更在意那本没写完的《楚辞研究》。”这个总把”六十岁才是新中年”挂在嘴边的,某天清晨留下半瓶粉底液就消失了,便签上写着:”我去给抗癌病房的姑娘们化妆了”。
老年活动中心的麻将桌旁,沈教授遇见了最特别的相亲对象——原工会主席吕原。这个能把《老年证》说出VIP卡气势的老太太,带着他给社区光棍老汉们组织”黄昏恋速配”。当吕主席在活动上突发心梗被送医,她躺在担架上还攥着扩音器喊:”沈卓然!把我抽屉里那份《养老院投诉指南》发下去…”后来沈教授在整理她遗物时发现,这个整天为别人张罗姻缘的人,离婚协议在抽屉里放了三十年。
剧中那些闪着光的细节让人心头一颤:聂教授总在旗袍襟前别个小小星象仪;乐水珊的化妆箱底层藏着女儿小学手工课做的发卡;连护士长给每个相亲对象都准备急救药盒,里面纸条写着”速效救心丸在左口袋”;吕主席的老年手机里存着上百个”孤寡老人紧急联系人”。这些看似古怪的”新老人”们,把孤独活成了行为艺术。
老年合唱团排练场是个神奇的地方。当这群白发歌者唱起”好一朵茉莉花”,跑调的声浪里藏着安装假牙的漏风声,拄拐杖的节奏感,还有人工关节转动的咔嗒响。有次排练突然停电,黑暗里不知谁起了头,大家用各地方言接力背诵《春江花月夜》,沈教授突然发现聂教授悄悄握住了他的手——那手心温度像极了四十年前图书馆里,妻子递来的那杯热茶。
菜市场总上演着最生动的老年哲学。卖豆腐的老李头劝沈教授:”找老伴跟挑豆腐一样,不能光看卖相,得拍一拍听响儿。”结果第二天就带着自家姨妹来相亲,姑娘开口就问:”您退休金够请住家保姆吗?”而总在早市捡菜叶的刘奶奶一语道破:”你们人就是矫情,搭伙过日子非要说什么第二春。”
当沈教授终于把那本《楚辞研究》手稿放进亡妻骨灰盒旁,屏幕前的我突然懂了:这部剧哪里是在讲黄昏恋?分明是给所有害怕衰老的人一面镜子——照见那些我们不敢承认的恐惧,不愿面对的孤独,和舍不得放下的执念。就像沈教授在最后一集对女儿说的:”我相的不是亲,是给自己找个体面的退场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499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