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台首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李白用闽南语念《将进酒》:台北戏院里的文化涟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台湾演员李罗用闽南语铿锵有力地念出这句《将进酒》时,台北诚品电影院里的观众席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这是4月28日晚《长安三万里》闽南语版首映记者会上的场景,李罗为片中李白配音时,特意保留了这个即兴表演环节。台下有位戴老花镜的阿公悄悄跟着默念,嘴唇蠕动的节奏与台上完全同步,仿佛穿越千年的诗句正在他齿间重新苏醒。
影院走廊的海报前,从北京专程飞回的林家萱正给围观群众展示手机里的”证据”——她在大陆看这部电影时拍的九宫格照片。”你看这场裴将军剑舞的戏,每个动作都藏着《侠客行》的韵律。”她指着其中一张模糊的剧照解释,声音因为兴奋有些发颤。这位在798艺术区做汉服体验馆的台湾姑娘,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看这部片子,但听说要出闽南语版,立刻订了往返机票,”就像小时候阿嬷用闽南话给我讲《西游记》的感觉,诗仙李白也该有这种乡音的温度”。
放映厅里飘着淡淡的爆米花甜香,但更多观众捧着的是影院特制的”唐诗小册子”。前排的林先生正压低声音教两个孙辈认字:”床前明月光的床在唐朝是指井栏哦。”他六岁的外孙突然举手,用稚嫩的声音完整背出了《静夜思》,引得后排几个大学生模样的观众笑着鼓掌。春晖映像的陈俊荣站在最后一排暗处观察反应,他两年前在戛纳电影市场看到这片子的预告就下定决心要引进,”当时就想,要是能让台湾小孩看着动画背唐诗,该多有意思”。
银幕上,高适雪中舞枪的片段引来一阵小声惊呼。制作团队为这段三分钟的打戏参考了敦煌壁画和唐代武备图谱,枪尖挑起的雪花里暗藏”欲将轻骑逐”的诗句轨迹。坐在中间区域的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突然挺直了背——他发现片中李白醉写《清平调》时,动画师连毛笔的”衄挫”笔法都做了精确还原,这种细节在以往影视作品里几乎绝迹。
散场时,有位拄拐杖的老先生堵在出口处追问工作人员:”敢问这片子在福建重映时,会不会来金门放?”他解释说自己是1949年跟部队来台的老兵,”李白的诗,用闽南话念起来比国语更押韵啊”。春晖映像的孔繁芸赶紧记下这个建议,她盘算着明年抽签配额时要不要再争取一部历史题材,”两岸观众对文化的共鸣,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刻”。
洗手间排队的人群里,两个穿着校服的女生正在争论:”你说李白和高适到底算不算虐恋?””拜托!那是男人间的浪漫好吗!”她们没注意到,旁边《影视圈》杂志的记者正憋着笑记录这些鲜活反应。而在影城大厅,李罗被粉丝围住要求签名,有位妈妈突然用闽南语提问:”老师能不能用李白腔调教我儿子念举头望明月?”配音演员愣了一下,随即蹲下来与小朋友平视,用带着酒仙豪气的闽南语缓缓吟诵,周围瞬间安静下来的空气里,飘着某种超越时空的文化默契。
据影院经理透露,当晚普通话版预售票已卖出去七成,这个数字在文艺类动画片中相当罕见。更让人意外的是,原本担心语言门槛的闽南语版,居然有超过三成是20-35岁的年轻观众订购。散场的人流中,有个穿皮衣的机车青年正在打电话:”阿兄你明天一定要来看,那个李白讲的话跟我们阿公简直同款!”他头盔上反光的唐朝诗人Q版贴纸,在台北的夜色里一闪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