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伦敦首映:海莉·斯坦菲尔德闪耀登场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吸血鬼遇上1930年代的美国南方:迈克尔·B·乔丹这次要玩双胞胎戏码
伦敦最近可热闹了。瑞恩·库格勒带着他的老搭档迈克尔·B·乔丹,还有最近在漫威宇宙挺活跃的海莉·斯坦菲尔德,在莱斯特广场搞了个大阵仗。《罪人》的首映红毯上,乔丹穿着身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斯坦菲尔德则选了条带着点复古味的酒红色长裙,俩人往那儿一站,直接把1930年代的氛围感拉满。
说到这个1930年代的美国南方设定,库格勒这次玩得挺野。迈克尔·B·乔丹一人分饰两角,演一对双胞胎兄弟。这哥俩本来想着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谁知道一脚踩进吸血鬼的老窝。从预告片里那些片段来看,乔丹这次表演层次丰富得很——哥哥是个务实派,弟弟则带着点理想主义气质,俩人面对超自然威胁时的反应截然不同。有个镜头特别带感:弟弟站在破败的种植园里,月光从残缺的屋顶漏下来,照在他半边脸上,另外半边完全隐在阴影里,这时候背景音里传来某种生物的低吼。
海莉·斯坦菲尔德演的角色目前还没透露太多细节,但她在红毯上暗示这个角色”游走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想想她在《鹰眼》里把弓箭玩得那么溜,这次对付起吸血鬼应该也不会手软。有个外媒记者在推特上爆料,说看到斯坦菲尔德角色的定妆照——粗布工装裤配猎刀,头发随便扎个马尾,完全不是那种娇滴滴等着被救的设定。
这片子在烂番茄上已经攒了45个媒体人评价,居然清一色都是好评。有个影评人写得特别有意思:”库格勒把种族议题、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困顿,还有吸血鬼传说搅和在一起,炖出来的不是一锅大杂烩,而是带着血腥味的清醒剂。”乔丹那场在棉花田里的打戏被反复提起——吸血鬼在月光下露出獠牙,他抡起生锈的农具迎上去,动作戏里带着种笨拙的真实感,跟现在那些飞来飞去的超英片完全不是一回事。
库格勒和乔丹这已经是第四次合作了。从《弗鲁特维尔车站》到《奎迪》,再到《黑豹》,俩人磨合得跟老搭档似的。乔丹在采访里说,这次表演最大的挑战是要让观众一眼就分清楚哥哥和弟弟,”不是靠发型或者胡子这种表面功夫,而是骨子里的东西”。看过的记者说确实做到了——哪怕兄弟俩同框,你也不会搞混谁是谁。
1930年代的服化道做得相当考究。预告片里有个一闪而过的镜头:破败的加油站,生锈的雪佛兰卡车,褪色的可口可乐广告牌,远处是望不到头的棉花田。这种细节堆出来的真实感,让后来突然出现的吸血鬼显得格外瘆人。据说美术组为了还原当年的南方小镇,特意去阿拉巴马州找了几处几乎被遗忘的鬼镇取景。
斯坦菲尔德最近可是够忙的,《惊奇队长2》刚露过脸,转头就扎进这个暗黑风格的项目。她在首映礼上说,这次表演完全不同于漫威那种”穿着紧身衣摆pose”的体验,”你得真的相信周围有吸血鬼,得闻得到血腥味,感受得到那种黏糊糊的恐惧”。有个看过片的记者透露,她有条一镜到底的戏,举着火把在迷宫般的甘蔗地里狂奔,摄影机一直怼着脸拍,把那种濒临崩溃的恐惧拍得特别真实。
这片子的动作设计也很有意思。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吸血鬼杀人就是最原始的撕咬,受害者反抗也是抄起手边的家伙——干草叉、煤油灯、甚至掰断的椅子腿。有个动作指导在幕后特辑里演示,怎么让乔丹用麻绳和铁钩自制陷阱,”1930年的黑人劳工可搞不到什么银子弹,他们得用脑子活下来”。
音乐用的是蓝调混搭福音,预告片里那段背景乐,是密西西比三角洲风格的滑棒吉他,配上若隐若现的女声吟唱,听着让人后脖颈发凉。作曲家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刻意避开了传统恐怖片的管弦乐套路,”要的就是那种在教堂里听魔鬼低语的感觉”。
从目前流出的信息来看,库格勒这次又想玩点不一样的。吸血鬼故事被讲过八百遍了,但他愣是能找出新角度——把种族隔离时期的美国南方,和永远躲在阴影里的吸血鬼摆在一起,这隐喻简直明晃晃的。有个参加首映的影评人说,看到最后会发现,片子里最可怕的不是那些尖牙生物,而是阳光底下发生的那些事。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北美院线具体哪天能看上。片方口风紧得很,只说是”即将上映”。不过照这个口碑势头,说不定能赶上万圣节档期。想想看,1930年代的吸血鬼,经济大萧条的背景,加上库格勒一贯的社会议题探讨,这配方确实够新鲜。就冲乔丹要同时演两个角色还得分出鲜明层次,这票钱已经值回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