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展出珍稀原画与手办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展出珍稀原画与手办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游戏走进美术馆:一场关于《:悟空》的文化狂欢
走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扑面而来的不是传统的油画或水墨,而是一幅幅充满东方奇幻色彩的游戏原画。这里正在举办”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这可是国家级重点美术馆第一次为一个游戏举办个展。说实话,刚听说这个消息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游戏也能进美术馆?但当我真正走进去,才发现这场展览远不止是展示一个游戏那么简单。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揭幕 展出珍稀原画与手办 -1
展厅里最抓人眼的,莫过于那400多幅原画了。你能看到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在云雾缭绕的山巅迎战各路妖魔鬼怪的场景;也能看到猪八戒挺着大肚子,在荒废的寺庙里翻找食物的憨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已故著名画家关良先生的2张原画,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关良笔下的孙悟空,少了些游戏中的凌厉,多了几分传统水墨的韵味,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同一个角色,在不同艺术家的笔下能呈现出如此迥异的气质。
200多件实体展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游戏科学制作的精美手办一字排开,从主角悟空到各路妖怪,每个都精致得令人发指。我凑近观察一个白骨精的手办,连她裙摆上的每一道褶皱都清晰可见,更不用说那些繁复的头饰和武器了。旁边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展柜里的牛魔王手办兴奋地说:”妈妈快看!这就是游戏里那个会喷火的牛魔王!”这种跨媒介的共鸣,或许正是当代艺术最迷人的
但这场展览最打动我的,是它把游戏和传统文化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展厅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陈列着与《西游记》相关的敦煌壁画、老绘本、桌游甚至是我们小时候都看过的连环画。站在一幅敦煌壁画前,我忽然发现壁画上的孙悟空形象和游戏里的设计竟有几分神似——都是那种带着野性、不羁的气质。策展人显然很用心,他们不是简单地把游戏原画挂出来就完事,而是通过这种对比展示,让我们看到经典IP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被重新诠释。
在展厅的互动区,我看到一群年轻人围着一个触控屏,正在玩《黑神话:悟空》的试玩版。他们时而惊呼,时而讨论游戏中的某个场景在现实中对应着《西游记》里的哪个桥段。这种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看《西游记》电视剧的日子,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换了一种方式亲近这个经典故事。游戏,正在成为新一代人接触传统文化的新入口。
美术馆里也不乏上了年纪的观众。我注意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在一幅描绘火焰山的原画前驻足良久。后来聊天才知道,他是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教了一辈子《西游记》。”这些画把书里的场景都具象化了,”老先生指着画说,”你看这个火焰山,跟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好的游戏美术不仅能吸引年轻人,也能唤起老一辈人的共鸣。
走到展览的最后一个区域,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墙,循环播放着《黑神话:悟空》的游戏预告片。当熟悉的BGM响起,画面中的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时,周围观众都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在这个瞬间,游戏、艺术和传统文化似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美术馆会为一个游戏举办个展——因为《黑神话:悟空》早已超越了游戏的范畴,它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是一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
离开展厅时,我看到美术馆的留言板上已经贴满了观众的感想。有人写”原来游戏也能这么有文化”,也有人写”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可能”。而我想说的是,这场展览最珍贵的或许不是那些精美的原画或手办,而是它打破了”游戏”和”高雅艺术”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当我们在美术馆里讨论游戏里的某个boss战设计时,艺术已经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将持续到10月15日。如果你恰好路过杭州,不妨去看看这场特别的展览。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在游戏与艺术的碰撞中,重新发现《西游记》这个老故事的崭新魅力。毕竟,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文化传承方式,也该有些新花样了,不是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34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