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30年情怀与科技的融合

《阿甘正传》:30年情怀与科技的融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此心安处》:当阿甘和珍妮在时里重逢
记得《阿甘正传》结尾那片羽毛吗?三十年后,它似乎又飘回了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的手心里。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把这对银幕经典CP重新聚在一起,拍了部叫《此心安处》的新片。不过这次他们不再是奔跑的少年和叛逆的少女,而要在一栋老房子里,从青丝演到白发。
《阿甘正传》:30年情怀与科技的融合 -1
这片子改编自理查德·麦奎尔的漫画小说,泽米吉斯拉上老搭档、《阿甘正传》的编剧埃里克·罗思一起捣鼓剧本。故事挺有意思——镜头就盯着一间屋子不动,看它从史前开始,经历不同年代的主人,见证各种悲欢离合。汉克斯和怀特演其中一对夫妻,从新婚燕尔到垂垂老矣,全在同一个空间里发生。你想象一下,可能前一个镜头还是恐龙在窗外溜达,下一个画面就切到他们孙子在玩智能手机,这种时间的魔法特别戳人心窝子。
技术狂魔泽米吉斯这次又玩新花样。他用了个叫”physic Live”的黑科技,让演员的脸能在年轻和老年状态间无缝切换,而且全是实时渲染的。还记得《阿甘正传》里汉克斯和肯尼迪总统握手的特效吗?现在这技术升级得连皱纹生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电影里还有不少实验性手法,比如突然把画面分割成好几个时空,或者用沉浸式镜头带着观众在房间里飘来飘去,跟坐时光机似的。
《阿甘正传》:30年情怀与科技的融合 -2
有个叫玛格丽特的角色特别打。她是上世纪中叶的典型美国家庭主妇,每天围着灶台转,但心里揣着当画家的梦想。看她偷偷在厨房抽屉里藏素描本的样子,简直像看见《革命之路》里的温斯莱特。这片子最妙的就是这种细节——墙纸的花样随着年代变来变去,电视机从大背投变成超薄屏,但餐桌上吵架的夫妻永远说着相似的台词。泽米吉斯说他想拍”所有人能看懂的通俗故事”,可这些日常碎片拼起来,偏偏比任何哲学论文都更能说清楚时间是什么。
说起导演,这老头儿今年都72了,还跟三十年前拍《回到未来》时一样爱折腾新技术。当年他搞出真人结合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后来又用《极地特快》开创捕捉先河。这次记者问他会不会拍《阿甘正传2》,他笑得像听见有人要給《蒙娜丽莎》画续集:”有些故事就该停在最好的时候。”不过他对中国电影挺感兴趣,说特别想看看怎么把京剧拍进科幻片——这话要是让老谋子听见,保不齐真能整出部《长城2.0》来。
《阿甘正传》:30年情怀与科技的融合 -3
电影结尾有个神来之笔。当汉克斯饰演的老人独自坐在摇椅上,镜头慢慢升高,穿过天花板变成俯瞰城市的视角,跟《阿甘正传》结尾那片羽毛的航拍形成奇妙呼应。只不过这次飘在空中的不是羽毛,而是无数个发光的窗口,每个窗户里都在上演不同的生活。泽米吉斯好像总能用最通俗的画面讲最深刻的道理:时间从不停留,但有些东西永远在原地等你,可能是一栋房子,一段旋律,或者某个陪你从青春走到白头的人。
散场时听见前排观众嘀咕:”这不就是豪华版的《人生七年》嘛!”但我觉得更像把《午夜巴黎》的时间旅行和《爱在》三部曲的爱情马拉松炖成了一锅汤。那些抱怨”不如《阿甘正传》”的人可能没明白,三十年前的电影讲的是奔跑,三十年后这部讲的是停留。当阿甘不再奔跑,当珍妮不再流浪,他们终于懂得所谓传奇,不过是在某个平凡的,把柴米油盐过成地久天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347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