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缸鱼》预告:中国动画人的奋斗与激情

《闯缸鱼》预告:中国动画人的奋斗与激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游进横滨:四年跟拍三十位动画人,这部纪录片要讲点掏心窝子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做动画的人,都像闯缸鱼一样。”导演刘佳在横滨电影节的首映现场突然蹦出这么一句。台下坐着不少观众,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闯缸鱼”这个充满中国味的词,翻译成日语后似乎丢失了些什么。
《闯缸鱼》预告:中国动画人的奋斗与激情
其实这是中国养鱼人的行话。新鱼入缸前要先放几条便宜的鱼”闯缸”,用它们来测试水质。这些鱼要么死掉成为牺牲品,要么活下来证明环境适合。刘佳花了四年时间,带着团队跑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动画公司扎堆的城市,跟拍三十多位动画人,就为记录下这些”闯缸鱼”的故事。
镜头最先对准的是北京中关村某栋写字楼。凌晨两点,二十六岁的原画师小林还在赶稿,桌上堆着七八个空咖啡罐。他正为一部长篇动画修改第37稿分镜,甲方要求”既要中国风又要国际化”。这个场景让不少日本观众会心一笑——原来隔壁的动画人也过着同样的生活。
《闯缸鱼》预告:中国动画人的奋斗与激情
但《闯缸鱼》不止拍这些。制片人孙赫阳说,他们特意去找了那些转行的动画人。在上海浦东,他们拍到前美术指导老王开的面馆。墙上的电视永远放着宫崎骏,每碗牛肉面都会用辣椒油画个卡通形象。老王边揉面团边说:”我女儿现在看《熊出没》,她不知道她爸当年参与过《大闹天宫》重制。”
这片子最狠的是采访到几位90年代被迫改行的老动画人。有位张老爷子,家里还留着当年手绘的赛璐璐片,上面孙悟空的金箍棒闪着光。他说最难受的不是转行去画广告,而是2000年后在商场看见自己学生做的《蓝猫淘气三千问》,”那猫长得跟耗子似的”。说到这里老人突然哽咽,镜头很老实地记录下这个颤抖。
《闯缸鱼》预告:中国动画人的奋斗与激情
监制程育海透露,团队原本打算做成励志片,结果素材越拍越沉重。有段素材拍的是某知名动画公司的离职潮——年轻人排着队交工牌,hr部门堆着上百份辞职信。联合制片邱杰说:”我们突然意识到,该记录的不仅是时刻,更是这些褶皱里的汗渍。”
横滨放映会后有个插曲。放完片花时,台下站起个日本动画师,用结结巴巴的中文问:”你们拍到‘作画崩坏’那些事了吗?”全场哄笑。导演刘佳也笑了:”当然拍了,还拍到更刺激的——有家公司为了赶工期,让实习生通宵描线,结果把眼睛画成了一单一双。”
5月6日的观众见面会可能更热闹。听说主创准备了不少幕后故事:比如拍广州某工作室时,正好撞见老板卖房发工资;在深圳跟拍某个项目组,结果两个月后整个团队被挖去做了游戏。孙赫阳说这些内容可能比正片还精彩,”就像动画人常说的——彩蛋比正片好看”。
电影节策展人田中在映后聊到,选这片子是因为”看到了时代的影子”。他说日本观众会惊讶于中国动画人的坚持方式——有人白天做商业项目,晚上凑钱做短片;有夫妻档在出租屋里坚持做定格动画,用外卖筷子当骨架。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这条”闯缸鱼”能不能真的闯出去。邱杰说他们刻意没回避行业困境,”要是只拍光鲜的,那不成宣传片了?”镜头确实没客气:拍过某获奖导演啃着馒头改剧本,拍过外包公司员工对着日本原画叹气”我们什么时候能自己做主”。
临走时我问导演,四年跟拍最触动的是什么。刘佳想了想说,是去年冬天在北京拍到的画面:某个破产工作室的玻璃门上,有人用白板笔写着”中国动画不死”,后面跟着三十多个感叹号,最后一个已经淡得快看不见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七秒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y.yingshibaike.com/2495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